鞭駑策蹇是什么意思,鞭駑策蹇的解釋、出處及造句

      由源瀚漢語網(wǎng)(www.umiaomu.cn)提供成語鞭駑策蹇的讀音、解釋、近義詞、反義詞、英語翻譯,成語鞭駑策蹇是什么意思、接龍、造句等詳細(xì)信息。

      成語名稱:鞭駑策蹇

      成語讀音:biān nú cè jiǎn

      成語解釋:鞭打跑不快的馬、驢。比喻自己能力低,但受到嚴(yán)格督促,勤奮不息。用作謙詞。

      成語出處:明·張居正《纂修書成辭恩命疏》:“蓋五年于茲,而今始克就,鞭駑策蹇,寧靡寸勞。”

      成語造句:

      成語用法:作謂語;用于自謙

      成語繁體:鞭駑筞蹇

      情感色彩:中性成語

     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聯(lián)合式成語

      成語形式:ABCD式的成語

      相關(guān)查詢:ABCD式的成語、并列式成語、帶鞭字的成語、帶蹇字的成語、帶策字的成語、帶駑字的成語

      成語接龍:鞭開頭的成語、鞭結(jié)尾的成語、蹇開頭的成語、蹇結(jié)尾的成語、第三個(gè)字是策的成語

      鞭駑策蹇成語接龍:

      • 蹇蹇匪躬 蹇,通“謇”。指為君國而忠直諫諍。亦作“蹇諤匪躬”。
      • 蹇人上天 比喻不可能之事。亦作“蹇人升天”。
      • 蹇視高步 猶言昂首闊步。
      • 蹇諤匪躬 指為君國而忠直諫諍。同“蹇蹇匪躬”。
      • 蹇人升天 比喻不可能之事。同“蹇人上天”。
      • 蹇之匪躬 指為君國而忠直諫諍。同“蹇蹇匪躬”。

      鞭駑策蹇的意思是鞭打跑不快的馬、驢。比喻自己能力低,但受到嚴(yán)格督促,勤奮不息。用作謙詞。

      .